到底去什么样的地方推销可以使这些东西卖得更好呢?领带这些东西,男人自己来买,最多也就是一条两条。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一下子卖出10条20条的呢?宝石和时钟也一样,有没有哪儿会聚集着很多可能会买的顾客呢?
——信息不准确是最糊涂透顶的“可以吗?这台机器的定价是40万日元,您可以看一下这个小册子。”
朱丹吐槽女儿的脸自带肉垫,网友:小小丹就是蜡笔小新本新…
顾客在选择业务员的时候也是一样的,业务员对商品知识的了解程度,会对顾客的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。我为了去收款,跑过1000个客户,真是受到了这些人不少的照顾。那时候的工作是去收钱。因为搞活动,有定额,所以我总是要拜托他们把钱交给我。他们总是一边说:“哎呀,真是没有办法。”一边就把钱给我了,帮了我很大的忙。
这一点不仅仅是业务员,在销售公司身上也反映得很明显。销售成绩不佳的公司一眼就能看出来。他们毫无生气,毫无精神,也毫无活力,业务员也就随着公司的这种情况而失去了霸气。不管是公司整体还是职员个人,都缺乏干劲,就像用X光一照,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清楚楚:他们的业绩不可能好到哪里去。我还发现,不仅仅是业务员,只要是获得成功的人,好像都具有明确的行动指针。
要和顾客确认时间,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约好见面的那天早晨。如果那天之前已经有什么变更的话,顾客一般都会主动和你联系的,所以你在当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认和顾客的预约,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。如果你能养成这个习惯的话,就能提高工作效率。
“真是奇怪,怎么一回事啊?”业务员当时就慌了神。“请稍等片刻。”一边微笑着一边唬弄着客人。然后发现,原来是笔记本电脑没电了。
首先就是他们能进行很好的自我激励,形成良好的动机。伊藤孝之是这样,虽然他属于不太在外面跑的类型,前面提到过的ALICOJAPAN中业绩最好的推销员也是这样。他们的那种“我想变成这样”的动机非常强烈,所以才能取得日后的成功。
跨省升副部1年后她再有要职
女人吃什么最兴奋剂:平安银行董事长:零售业务还要继续发展空间还很大
他来把狗领走的时候,看了一下我的房间。发现我的房间里,关于自我启发这一类的书堆成了山。我因为体质上的原因不能喝酒,刚巧又特别喜欢读书,所以只要有一点儿空闲时间,我就会看书。而且,只要看到是关于“成功”或者是“能力开发”的书,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把它买下来,所以房间里这种类型的书就堆得到处都是。可能是一切从头做起,梦想做得更好的愿望让我这么做的吧。
这就是工作的“质量”的问题。也就是说,他们在怎么使用时间、怎么分配时间上,有着巨大的差异。分配时间,说得再具体一点的话,就是你到底是怎么来推进你的工作的?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。其实,别说是一个人的工作,他做出的业绩顶得上几十个人的。
当然了,如果你能取得顾客信任的话,他们会给你介绍别的业务。这样一来,你要和顾客预约面谈的话,就容易得多,业绩也会突飞猛进,干起工作来你会觉得很开心。可是,反过来,如果是一个很有闲工夫、没什么工作可做的工匠,不管多长的时间他都耗得起。可是只要有时间就能把工作做好吗?很有意思的是,对工作来说,节奏感和速度感是很重要的。如果一项工作你可以慢慢地来做的话,工作质量反而会变差。
然而,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虽然嘴上说学到了东西,业绩却总是一点都没有变化。出现这种社会现象让人觉得很遗憾,但是,这些职员们不知道去提高、磨炼自身的能力,成天就挂在公司和各种组织之下,说不上什么时候就会被淘汰,这难道不是很自然的事情吗?刀是武士之魂,可是如果武士不好好地把刀磨好,而是让它长满铁锈的话,怎么可能进行战斗呢?
能够和顾客预约到面谈的业务员,一般业绩都会不断提高。尤其是那种“一天要做三次商品介绍”的,能不断地和顾客约到面谈的人,业绩一天会比一天好,慢慢就成长为一个优秀推销员了。一天要做三次商品介绍的话,算上临时取消的面谈,当初他预约到的面谈就起码要有4至5个。而为了约到这4个或者5个的面谈,他最少也要打40到50个电话,通过在电话里展开推销,才可能约到面谈。所以,我们没有必要把目光的焦点放在过去。过去的种种,最多也就是能做个参考。